王顯明檢修水泵
開欄語:
一件好事就是一面旗幟,一群好人可以影響一座城市。近年來,榮昌大力開展選樹身邊好人、表彰最美家庭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,凡人善舉不斷涌現,好人好事時常見諸報端。
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,在全區上下形成崇德向善、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,即日起,區融媒體中心開設“尋找身邊好人”欄目,追尋道德之光,感悟好人力量。
廣大市民朋友可通過郵箱rcqwmb633@163.com發送參評人選信息和簡要事跡,咨詢熱線:61471259。
時下正值春耕時節,也正是農業用水的高峰時節。
檢查、開閘……連日來,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用水,仁義鎮三奇村泵站管理員王顯明每天天還沒亮就起床,趕往村里的各個水泵站,為村民及時送上用水。
“我們村位于三奇寺水庫左岸,因地勢較高,農田灌溉主要依靠自然降雨和人工泵站抽水,我的工作就是要保證水庫的水能及時送達田間地頭。”王顯明一邊沿著鄉村小道,仔細檢查輸送管道,一邊介紹起自己的工作。
今年75歲的王顯明本應在家含飴弄孫、頤養天年,熱心腸的他卻在59歲時“重新上崗”,當上了村里的泵站管理員。16年來,王顯明堅守在基層灌溉用水崗位上,負責水泵站的管理、維修工作。“三奇村的山水養育了我,這是我對家鄉的回報。”王顯明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。
王顯明曾在地質隊工作,退休后回到家鄉務農。2008年,村干部找上他,希望他能接管泵站抽水工作。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本地人,王顯明當即便應下。
“當時加上我一共有3名管理員,我們各自負責一處泵站抽水工作。”王顯明介紹,后因人員變動,另外兩名泵站管理員相繼離職。此后,三奇村的泵站管理、維修重擔便全部落在了王顯明身上。
作為一名有40年黨齡的老黨員,面對更加繁重的工作,王顯明沒有一絲抱怨和卻步。
“老王對待工作兢兢業業、勤勤懇懇,只要村民一個電話,他都隨叫隨到,第一時間到崗滿足我們的需求。”村民周輪英對王顯明連連稱贊。
周輪英回憶道,2022年8月,受連續高溫干旱影響,三奇村的果林、稻田、水產養殖等極度缺水,而作為龍蝦養殖大戶的周輪英更是急壞了。
“當時小龍蝦正值孵化關鍵期,急需一輪‘救命水’。”周輪英當即給王顯明打去電話,王顯明了解該情況后,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工作。
為了保證每一滴水都能夠精準送達,王顯明不顧高溫,在雜草叢生的狹窄田埂中檢查長1000多米的輸水管道,確保不會出現滲漏情況后,便回到水泵站熟練地拉上電源、來回轉動起閘門,啟動電機后,一股股清澈的河水通過管道涌進干涸的蝦田。
“那時有20多天沒下雨了,幸虧老王及時給我抽水,才保住了龍蝦。”周輪英感激地說道。
退休不褪色,王顯明一直發揮著自己的余熱。
2023年3月31日,仁義鎮的一家養羊公司用水出現問題,負責人找到王顯明,他二話不說便趕到永興安水泵房檢查維修。為了確保水泵站早日正常抽水,他連續一周24小時都待在水泵房里,一張簡陋的椅子就是他休息的地方。6天半的時間,王顯明連續抽了128小時的水,一有休息時間,他還幫助公司修理機器、接水管。解決用水問題后,面對公司的感謝,王顯明只是說了一句“能幫到忙就好”。
16年來,不變的是抽水每小時8塊錢的酬勞,還有一顆愛崗敬業、無私奉獻的共產黨員的心。王顯明用實際行動一直踐行保障群眾用水的初心,用水泵房里、輸水管道旁那無數的汗水,踐行了自己的人生信念——“我要用自己的行動,回報這方熱土”。
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文杰
主辦: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:903338624@QQ.com
版權所有:榮昌區融媒體中心(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)
地址: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:402460 技術支持: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:渝B2-20030050
渝ICP備2020011814號-1 舉報電話:61471263 舉報郵箱:1647737032@qq.com
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0120210015
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
電話:85267948 郵箱:qrmtzx123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