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引重慶游客去鄧小平故居、華鎣山等景區旅游,廣安又出新招:2025年6月18日起,逢周末及節假日,渝籍小客車去廣安,高速公路四川段過路費,全免。
與此同時,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的《關于邀請參加“十五五”規劃前期重大課題(第三批)競爭性比選的公告》明確提出,要圍繞廣安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,研究兩地協同發力的重大項目、重大政策、重大改革、重大平臺。
一個是微觀的民生獲得感,一個是宏觀的頂層設計。兩者相互賦能、彼此支撐,折射的是這樣一個大背景——2021年10月印發的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》首次提出廣安融入重慶都市圈;次年8月,川渝兩省市聯合印發的《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》,為廣安融入重慶都市圈,提出了具體的“施工圖”。廣安,由此成為全國首個全域被納入跨省域都市圈規劃的地級市。
事實上,像廣安這樣的川渝毗鄰地區,兩省市共有30個。從地理上的“近鄰”或戰略上的“合作者”,成為融入發展肌理、共享未來的“圈內人”,廣安,提供了一個具有示范意義的生動案例。
看交通——從“通達”邁向同城“暢達”
先來說說廣安這次高速公路免費。對于在重慶兩江新區一家軟件公司上班、家住廣安城南的市民李偉來說,此前,每個周末開車回家,往返高速費是一筆不小的開銷?,F在,周末及節假日免費通行的政策,讓他每月能實實在在地省下一筆錢。
“這不僅僅是省了錢?!崩顐フf,“更重要的是一種感覺,感覺自己并沒有‘出城’,廣安和重慶就像一個城市的兩個區。這種心理上的親近感,讓雙城生活變得更加輕松和自然?!?/p>
李偉的故事,是渝廣兩地的“通勤族”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獲益的一個縮影。而這樣的交通協同背后,還有一盤更大的“棋局”:打造一體化路網。
6月下旬記者在廣安采訪了解到,在既有的渝廣高速南側,總投資約112億元的渝廣同城大道(川渝界至廣安主城區段)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,這是一條城市快速路,不收通行費、設計時速為80公里。
廣安市交通局負責人告訴記者,渝廣同城大道對標的是都市圈內部的通勤干道標準。建成后,廣安中心城區到重慶中心城區的車程將被壓縮至一小時以內,大大減少通行時間、降低物流成本。
渝廣一體化路網中,還有軌道交通。廣安市推進區域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負責人透露,作為國家“八縱八橫”高鐵網京昆通道重要組成部分的西渝高鐵,已明確將在廣安境內設站,這不僅是一條過境線路,更是廣安接入國家高鐵干線網、融入重慶“米”字形高鐵樞紐的關鍵節點。
▲正在建設中的西渝高鐵廣安段。 邱海鷹 攝
與此同時,記者了解到,關于重慶市域(郊)鐵路向廣安延伸的探討,目前已納入議事日程。分析人士指出,重慶這種將中心城市軌道交通向跨省城市延伸的構想,在全國范圍內都極具前瞻性,唯有在“圈內人”的一體化框架下,才具備現實的可行性。
從一條高速的惠民政策,到一個區域路網的系統性規劃,廣安作為“圈內人”,其與重慶的交通協同目標已非簡單的“通達”,而是效率、成本、體驗全面對標同城標準的“暢達”。
看公共服務——從“跨省通辦”到“同城待遇”
除了一體化路網建設,渝廣兩地的社會公共事業服務,也正在從“便利化”走向了“同權化”。
▲群眾在川渝高竹新區公安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。受訪者供圖
廣安市民張大爺退休后隨兒子居住在重慶渝北區,但醫
保關系仍在廣安。不久前,他因慢性病在重慶市中醫院住院治療,出院時,他拿著廣安的社??ㄔ卺t院窗口直接結算,總費用一萬余元,報銷比例和流程與重慶本地參保職工并無二致。
“擱在幾年前,我得自己先墊錢,再拿著一堆發票單據跑回廣安報銷,沒兩三個月錢下不來。現在太方便了,就像在自己家一樣?!睆埓鬆斦f。
一張社??ǖ臅惩o阻,看似只是一個結算流程的簡化,背后卻是廣安作為“圈內人”所享有的“同城待遇”。它需要兩地醫保信息系統后臺的深度對接、藥品和診療目錄的互認以及醫?;鸬膮f同管理,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。
廣安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底,重慶已有超過1500家定點醫療機構支持廣安醫?!懊鈧浒?、免轉診、持卡(碼)就醫、即時結算”。
在住房公積金方面,廣安的職工已可在重慶申請貸款購房,享受與重慶本地職工同等的貸款額度、期限和利率政策。
在重慶某建筑設計院工作的廣安籍青年工程師小陳,最近就用他在廣安繳存的公積金,成功在重慶申請了住房貸款,購買了自己的第一套房產?!斑@個政策對于我們這些想在重慶扎根的廣安年輕人來說,是實實在在的幫助,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?!彼硎尽?/p>
在教育領域,合作也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師資交流。廣安與重慶渝北區、江北區等地簽訂了基礎教育協同發展協議,深入到課程共研、資源共享、招生協同等層面。廣安的中小學生可以參加重慶市組織的科技創新大賽、藝術節等活動,而重慶八中、巴蜀小學等優質教育品牌,也正通過集團化辦學等形式在廣安落地,讓廣安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。
從“跨省通辦”到“同城待遇”,廣安與重慶公共服務融合讓一個個普通人感受到便利與溫暖。
看產業——按“廣安生產、重慶主銷”模式緊密合作
▲川渝高竹新區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,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設計的概念車。記者 劉力 攝/視覺重慶
跨省市協同發展,產業合作是關鍵。
在位于鄰水的廣安高新區,記者獲悉,這里目前170家工業企業中,七成是從重慶轉移而來,八成產品銷往重慶。
這種跨越省市的生產力布局,其實不只是簡單的產能轉移,而是更高位階的產業協同。兩家招商引資來的外地企業在廣安高新區的落戶,便是明證。
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下稱拓普集團)廣安生產基地,已經投資落戶了10余年。但讓人難以想象的是,這家企業的產品,八成以上賣給了重慶的賽力斯和長安福特。更有甚者,為提高對重慶賽力斯的供貨效率,他們索性在賽力斯鳳凰工廠和龍興工廠旁邊,分別建立了配套工廠。
“我們的選址邏輯非常直接,就是為了無限貼近重慶這個大市場?!蓖仄諒V安基地的負責人表示,作為“圈內人”,他們不僅僅是供應商,更是重慶主機廠研發和生產鏈條的延伸。重慶車企的新車型在研發階段,他們的工程師就會介入,共同進行方案的設計。“這種緊密度,是普通區域合作難以比擬的?!?/p>
拓普廣安基地對面,是金隅新型建材集團廣安生產基地,其主打產品,是裝配式建筑的蒸壓加氣混凝土板及砌塊。后者的主要市場,也是重慶?!啊畯V安生產、重慶主銷’的模式,是我們根據市場規律做出的最優解,是將廣安的資源成本優勢與重慶的市場需求完美結合?!痹摶刎撠熑吮硎尽?/p>
上述兩家企業,折射出廣安與重慶產業協同的新格局——功能共生。在這種格局下,廣安不再是被動承接產業轉移的“洼地”,而是作為重慶產業鏈條上一個不可或缺的、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環節而存在。
▲鳥瞰川渝高竹新區。劉秦君 攝
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的省級新區——川渝高竹新區,更是這一共生格局的“制度試驗田”。它以“一套班子、一個財政、一體規劃”的模式,為兩地企業提供了統一的政策標準和無差別的營商環境,從根本上消除了產業融合的行政壁壘。在這里落戶的企業,可以同時享受川渝兩地的政策紅利。
▲沙坪壩區大學城熙街,2024廣安好物重慶行活動引來眾多市民參觀選購。 記者 張錦輝 攝/視覺重慶
從渝廣高速上的滾滾車輪,到市民手中通用的社??ǎ俚絻傻毓S里協同運轉的機械臂,一幅幅生動的“雙城記”畫面,正在廣安與重慶之間徐徐展開。
廣安的實踐表明,當一個城市被正式納入另一個中心城市的都市圈規劃時,它所獲得的不僅僅是若干個合作項目,而是一個系統性的發展平臺、一個穩定長遠的政策預期,以及一種深度融入的“圈內人”身份。這種身份的轉變,讓規劃“一張圖”、交通“一張網”、產業“一盤棋”、服務“一體化”從理想照進現實,并將宏大的國家戰略,最終落腳為企業降低的成本、民眾增加的福祉和區域整體競爭力的提升。
記者手記
渝廣跨省“牽手”
為區域協調發展“打樣”
當一輛輛跨省公交車從重慶渝北駛入廣安鄰水,當“川渝通辦”讓兩地群眾辦事不再有“異地”之感,一幅跨越行政區劃的“同城畫卷”正徐徐展開。廣安,作為四川距離重慶中心城區最近的地級市,其深度融入重慶都市圈的實踐,是在國家重大戰略指引下,一次關于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答,為破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,進行了頗具價值的探索。
區域協調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、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一環。然而,長期以來,行政區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。如何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,推動區域從物理上的“鄰近”走向化學反應式的“融合”?
廣安的做法,是從交通路網的無縫銜接,到社保醫保的同城待遇;從產業布局的協同共興,到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。廣安融入重慶都市圈的進程,本質上是一場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深刻變革。它證明,行政邊界不應成為發展的壁壘,通過前瞻性的頂層設計和精細化的政策協同,完全可以實現區域之間優勢互補、互利共贏。
廣安融入重慶都市圈,具有普遍的示范意義。當前,我國正著力構建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。無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,還是長三角、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,都面臨著如何處理好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關系這一共同課題。
渝廣合作提供的借鑒意義,在于方法論。即以基礎設施一體化為先導,以產業分工協作為核心,以公共服務同城化為目標,以常態化協同機制為保障。這一思路,為其他地區如何打破行政壁壘、延伸核心增長極的輻射帶動作用,探索生態、生產、生活融合的新路徑,提供了寶貴的鏡鑒。
廣安與重慶的“同城記”,仍然在書寫新的篇章。從初步的功能融入邁向深度的有機共生,從政策驅動的硬連接走向市場自發的軟聯通,還有許多課題需要破解。我們有理由相信,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持續深入,川渝毗鄰地區的合作將會給出更多答案。
主辦: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:903338624@QQ.com
版權所有:榮昌區融媒體中心(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)
地址: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:402460 技術支持: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:渝B2-20030050
渝ICP備2020011814號-1 舉報電話:61471263 舉報郵箱:1647737032@qq.com
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0120210015
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
電話:85267948 郵箱:qrmtzx123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