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學文拍照記錄巡河情況
在昌州街道油櫟社區段的池水河畔,村級河長張學文的身影準時出現在清晨8點的巡河路上。作為瀨溪河左岸一級支流,池水河緊鄰城區,沿線排水口密布、河網交錯,存在一定的治理難度,而汛期疊加暑期的雙重壓力,更讓張學文對工作不敢有絲毫松懈。
不遠處,張學文停下了腳步,彎腰檢查排水口水質。“這個點位需要重點巡查,今天水體透明度比昨天提高了。”他邊說邊用手機拍攝記錄。
2公里的巡河路,張學文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仔細:遇到排水口,他會蹲下身觀察水體顏色;發現沿岸的塑料袋,他立刻彎腰撿起,動作熟練得仿佛條件反射。
“我主要負責水資源保護、水岸線管理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環境治理等六大工作任務。”張學文一邊介紹,一邊像雷達一樣,警惕地搜尋著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。一旦發現,他就會立刻拍照上傳到工作群,確保該街道相關負責人及時處理。
“莫亂丟垃圾,河水干凈了大家享福!”河道旁居住著不少居民,張學文總會用方言為他們講解河道保護相關法規和生態保護的好處,并向有孩家庭宣傳防溺水知識。
張學文回憶道,最初附近不少居民環保意識不強,隨手往河里丟垃圾是常事,他撞見一次就耐心勸一次。經過3年的“ 嘮叨”,村民從抵觸變為主動參與,甚至自發監督河道衛生。
正說著,張學文抬手摘下河岸邊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,轉身丟進不遠處的垃圾箱。
近40分鐘的巡河路終于走完,張學文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,后背印出明顯的鹽漬。當他望向眼前清澈的河水時,臉上漾起了欣慰的笑,“ 河長不是官,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。水清了,岸綠了,再累也值得。”
在榮昌,像張學文這樣的河長有500 余名。他們用腳步丈量河流,用汗水澆灌生態,讓全區水系煥發新生。
(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文杰)
主辦:榮昌區融媒體中心 投稿郵箱:903338624@QQ.com
版權所有:榮昌區融媒體中心(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)
地址:重慶市榮昌區海棠大道80號 郵編:402460 技術支持:華龍網 經營許可證編號:渝B2-20030050
渝ICP備2020011814號-1 舉報電話:61471263 舉報郵箱:1647737032@qq.com
榮昌區網絡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61471261
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50120210015
渝公網安備 50022602000312號
電話:85267948 郵箱:qrmtzx123@163.com